首页 | 论坛 | 资讯 | 房产 | 人才 | 汽车 | 生活宝 | 活动 | 商业合作 | 公益 | 广德网址公众号导航
生活宝手机客户端 | 微信服务号
 
 
 
 
  广德新闻 > 30 > 正文内容
创新“共享”服务 助力社区养老
 
新闻来源:安徽热线   浏览热度:339  

中安在线讯 据合肥晚报报道,老人生活不便,志愿者免费上门提供代购物、代缴费服务;老人生病卧床,出门有“共享轮椅”来帮忙;生活上遇到各种难事,一个电话,志愿者就上门来帮忙······去年10月,瑶海区三里街街道成立了全市首个专门服务社区老年群体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左邻右舍”志愿服务队,为空巢、孤寡老人提供定期上门探访、为长期不能下楼活动的老人提供“背倍暖”等志愿服务,让老人们的“老有所依”多了一层坚实保障。

“左邻右舍”服务队定向服务社区老人

今年年初,合肥接连遭遇暴雪冰冻天气,让不少市民的出行、购物都觉得困难,老人的生活就更加不便了。然而,合肥市瑶海区凤阳一村社区的100多位老人却非常安心。社区有个“左邻右舍”志愿服务亭,老人们的档案,包括姓名、住址、电话、身体健康状况、生活需要等信息那儿都有。大雪天里,志愿者们风里来雪里去,代购物、代缴费、上门照料生活,让老人们觉得街角的这个小小服务亭真是暖心。

“成立社区‘左邻右舍’志愿服务队,主要是因为辖区老年人口较多,我们想创新思路,探索出一条由社区架起‘连心桥’,居民邻里相互关爱的社区养老新模式。”瑶海区三里街街道凤阳一村社区负责人介绍说,社区在凤阳二村、凤阳三村两个小区入口处均开辟了“左邻右舍”志愿服务亭,服务亭首先引入“共享”概念,由社区和物业为附近的居民免费提供共享雨伞、共享轮椅、共享书籍等物品,并通过“社工+义工”的志愿服务模式,引入社会力量,整合社区“青岩志愿服务之家”的八支志愿者队伍,为小区居民提供免费上门维修和邻里关怀等服务,特别是为近百位空巢老人提供定期上门探访、为长期不能下楼活动的老人提供“背倍暖”等志愿服务,让老人们的“老有所依”多了一层保障。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记者注意到,敬老、尊老在凤阳一村社区的“左邻右舍”志愿服务亭里都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志愿者们不仅向社区老人们提供代购、代缴等生活照料服务,还提供陪聊天、电话问候、节假日上门探望等亲情陪伴服务;来自社会和高校的志愿者还定期上门为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常规的体检,及时掌握老人身心状况。敬老志愿者团队以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结对帮扶。每位老人的资料信息档案完善,志愿服务初步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社区居民纷纷主动加入志愿队伍

记者注意到,小小的“左邻右舍”志愿服务亭,受益的不仅是老人,社区居民都有份。社区居民小李家里灯泡突然炸了,买了灯泡又发现够不着。他来到小区门口“左邻右舍”志愿服务亭求助,一分钟后,就搬着人字梯解决了问题。“太方便了,我差点为换一个8元的灯泡配备一个80元的梯子。”

敬田得谷,尊老得福。像小李一样尝到“共享”甜头的居民更多的选择是“加入”。凤阳二村12栋的严冬阁师傅是原公交公司的退休职工,心灵手巧的他经常义务帮助居民维修一些水电问题,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社区好人。他家隔壁的张老太是位独居老人,每天吃饭是个大问题,买得少吃得也少。严师傅发现这个情况后,每天主动地多烧一点带给隔壁的张老太。

凤阳二村10栋的谢高胜老人,去年身患尿毒症,每周定期三次透析,因为谢师傅住在三楼,每次透析完上楼很不方便。得知这个情况后,小区物业王经理主动联系谢师傅提供帮助,每周一、三、五的下午6点,在10栋的楼下都会有一个身影在等着谢老。

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近半年来的实践,他们欣喜地发现,或是享受到了志愿服务亭成果,或是被志愿者们贴心的服务感召,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据了解,面对老龄化社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合肥市瑶海区除了不断加大敬老、养成投入,还积极谋划和创新社区治理,接下来,“左邻右舍”志愿服务队将以凤阳一村社区为起点,辐射街道八个社区,以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独居老人为重点服务对象,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采取邻里互助、结对帮扶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王和剡 记者李后祥)


微信扫描分享本条新闻
去广论发表我的看法 | 打印 | 关闭
 一周热门资讯
 推荐阅读
· 女子安检口高喊“被袭胸”
· 哥哥用亲情唤醒昏迷妹妹
· 有孕在身上法庭 只因酒后太糊涂
· 获救白天鹅“茶饭不思”
· 劳斯莱斯车主未现身 围观市民倒来了不少
版权所有©数字广德 2004 - 2018 本站内容及设计严禁抄袭仿照 所有新闻内容出处均来自合作媒体
皖ICP增值电信信息业务许可证编号: 皖B2-20090043 安徽省互联网协会会员编号:00273 网站备案:皖ICP备05020491
危害信息举报电话:0563-6020163
页面执行时间:583.984毫秒